今天是3月13號,我們已經(jīng)到達了西雙版納的易武產(chǎn)區(qū),這次來就是專門要做三幾十年樹齡的中樹茶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基本可以采摘了。
這片地在原始森林旁邊,可能產(chǎn)茶也就產(chǎn)得出來600~700公斤的樣子。我已經(jīng)讓他們試做了一些這片茶的新茶,大概有三五公斤,已經(jīng)寄到昆明給我了,非常不錯,但太嫩了,要讓它稍微發(fā)老一點點。這次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把這片茶全部做了,古樹茶還有一段時間,可能清明之后還得來。
這次來了一個插曲:路上防疫的關口挺多的,大家要帶好各種的證明,比如說身份證、還要有當?shù)卮逦瘯o你開的介紹信,就是你什么時候從哪里來,在這待幾天。最好還要到你所在城市的社區(qū)開一個證明,證明你是在某個城市某個社區(qū)某個小區(qū)的正常居民,你才能順利的到達邊境線上。這次防疫很嚴格,主要是國外的疫情比較嚴重,為了不讓疫情傳到我們國家來,所以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措施,這個要點個贊。雖然我們下來交通方面要經(jīng)常停車接受檢查,但這個我是百分之百贊同的,大家來就要注意這個事。
我們這一片茶生態(tài)非常好,旁邊就是原始森林,等一下要帶大家去看一下高桿古樹茶長啥樣,這一片茶就在我們?nèi)サ陌肼飞?。這是人工種植茶,三十年的樹齡有了,茶樹和我的手差不多一樣粗。后面全是原始森林,茶地就是下面一片,大概可以弄出來七百來公斤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非常好,絕對是沒有農(nóng)藥的,都是人工砍草,我們叫的砍壩砍出來的,冬季的時候砍的,都可以看得出來。
這個新茶非常香,新茶有這種香還不多見,回甘非常好,這批茶里邊可能會帶一點點小茶果,這沒辦法,撿完的可能性不大,大家別以為它是秋茶,樹上到處都是這種小茶果。
森林邊緣上他們叫的二代苗,也算是高桿吧,一個根長出來4、5棵樹桿,這種樹大概就是三五十年的,只是這里的養(yǎng)分很充足,雨水也比較充足,所以長成這種有點類似于高桿古樹,實際上不是,它是那種二代苗,最粗的那棵大概有十多公分。這種挺好喝,大概有30多棵,讓他們專門給我們做一點嘗嘗,這種是可以采的,我問過了,這是人家家里面的。
現(xiàn)在又回到了剛才路過的一個采茶中轉站——一個小涼棚,這個涼棚的功能:一是過兩天會有人上來弄個簡易床在這里守茶,怕晚上有人來偷。第二個是茶葉是不能被雨淋的,采完一被雨淋以后就要發(fā)酵變紅了,就廢掉了,他們在茶山上采茶遇到下雨就要把采好的茶放在涼棚里邊,別讓雨淋了。他們采茶時候的背簍是不用弄下去的,采完以后就用大袋子裝著扛下去了。我們的車在底下,他們弄好以后就裝上車拉走,把它拉到我朋友的茶廠去炒制。
我們昨天去上面采了60公斤鮮葉做出來的茶看起來偏黑一點,易武那邊的茶偏黑也正常,芽頭不多,是正常的,雖然它是30~50年樹齡的中樹茶,不施肥、不打農(nóng)藥就是這樣。接下來就是要撿黃片,大概10天左右就會發(fā)回昆明去。
來源:老徐談茶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